宝鸡之行
这次去宝鸡,算是年初的想法,那时候在家刷老电视剧看,《真情年代》,《岁月》,《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 》,《大宅门》,《我们结婚吧》,《走向共和》这种非常老的电视剧,其中《龙年档案》算是我一口气刷完,整整一天半晚。这部03年上映的电视剧,剧中的天州,取景地便是宝鸡和青岛。而其中遍地小煤窑,就像当年大同煤矿和周边小煤窑一样,拖欠教师工资,各个地方搞建设,但是不免地头蛇关系户,这些或多或少可能也是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甚至是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在那个时代的缩影。
同样宝鸡,大同,青岛冥冥之中有太多相似之处,属于各自省第二大城市,陕C,晋B,鲁B副省级城市,而宝鸡和大同都曾有一段金色的工业资源型城市,都有着非常鲜明的文化和饮食特色,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晋北以大同为代表的更多是辽金文化。去巴盟,乌盟,呼市会发现方言,文化体系惊人一致。同样宝鸡算是秦的龙兴之地。
每次看着秦岭这座大山,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楚汉相争,兔死狗烹的故事,却只是历史的一笔。几千年过去了,青山依旧在。
所以二十年过去了,天州是怎么样的,我想象这他的样子,宝鸡联盟大桥和大同南环桥的区别在哪,宝鸡人民公园和大同儿童公园有多大区别。大同博物馆有着永久禁止出镜的文物。同样宝鸡作为青铜器之乡亦有,今年去郑州看河南博物馆,看了不少青铜重器,但作为青铜器之乡的宝鸡有这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青铜器博物馆。所以去了,刚下南站,底下有专门的公交和出租车,这点有点儿像在广州的感觉,这点非常好评,大同南站就感觉很乱,青铜博物馆总共有四个馆,主要是商,周和秦三代,不由感慨青铜器只是周礼的一个承载和体系,更为深沉的是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是在我们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是礼仪之邦的时候。秦统一六国真是奋六世之余烈。
我喜欢在一个城市里散步,去感受,去融入,在联盟大桥,在人民公园,从白日走到日落,公园里的秦腔,用盆最喇叭扩音,推着轮椅去看,热爱不分年龄,联盟大桥日落蓝调时刻,城市隐没于夜色时,作为这座城市的陌生人也准备离开。能记住的就是那些用心感受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