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数据平面&DPDK
高性能数据平面 & DPDK在计算机网络课程里面,我们学习了各种网络设备,协议,和网络层次模型。为了适应网络传输数据量的增大,逐步将数据和控制分别从逻辑和硬件上分离。
实际编写网卡驱动程序后,对耗时点,和优化点,有了一些直观的体会。
本质上驱动程序就是一个中断,外围设备网卡和CPU异步的执行,但数据包到达网卡(NIC),通过DMA(Direct Memory Access)复制到主机的内存空间并触发中断。
那么对于传统网卡驱动以下几个开销是无法忽视的。
网卡中断,网络带宽变大,大量的频繁的中断,带来的上下文切换时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点。
内存拷贝,应用程序位于用户空间,我们发现,不论接受数据:网络数据->内核空间->用户空间,还是发送数据:用户空间->内核空间->网络数据。都存在两次的拷贝。
锁,网卡作为一种互斥资源,先获得网卡需要加锁,同时Linux内核的网路协议栈中,对于共享资源,也有相关的锁进行同步
缓存,缓存未命中。页表在TLB的命中率,相关缓存设计,页地址转换,和页表读取时间。
以上1-3问题的出现,我们发现,都是因为我们依赖于内核处理,有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历史是一块石头,《万历十五年》仿佛一个一刀切下去剖面,给人以展露无遗漏的感觉。”大风起于青萍之间“,谈起万历皇帝,不得不提的就是张居正,和死后万历皇帝对他的清算,历史上对于张居正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无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政治家,暂且不论他的一些政治举措,尤其核心”一条鞭法“的实施,是大道至简,还是激化矛盾。
他与大明王朝,尤其是和万历皇帝那微妙的关系,令人掩卷唏嘘,从无可复加的信任到死后鞭尸,反差巨大。令人咋舌。
还记得第一次读万历的时候,在我心里的预设是像汉武帝,像康熙,这样年少即位,励精图治,立志有一番作为的皇帝。
万历也确实表示出了,作为帝王的气魄,两次大的对张居正的弹劾,不论是“夺情”,让张居正继续任首辅。还是文官集团之后集体上书弹劾,都选择给予了无以复加的信任。那个即将衰落的王朝,也确实在张居正首辅期间,再显现出向上的生机。
那时的万历却不曾想到还有一头怪兽——文官系统,一头在暗处被张居正的强硬手腕狠狠按住,不敢轻易出击的怪兽,这时的万历仍是幸福的,至少还可以有着明君贤相,励精图治的幻想。
张居正深知这头怪兽,政治改革想力图改变文官集团的腐朽之气,可发现这个怪兽根本无法 ...
《Unstoppable-My Life so far》-莎拉波娃自传
这本书是莎拉波娃的自传,目前没有中文版,只有英文版,所有一些引用直接使用了英文
让我选择去读的原因之一就是,莎拉波娃初期并不擅长红土,却在职业生涯后期拿了两个红土冠军,是她所展现出来的韧性,让我好奇她背后的故事。
回到自传
时间回到2016年的澳网,莎拉波娃药检阳性被禁赛,原因是一个莎拉波娃没有及时注意到之前一直在用的药物,在新加入的违禁药品之内,而当时正处于其职业生涯末期,禁赛,无疑宣告职业生涯的提前结束。
这时莎娃念念不忘的是小威廉姆斯和其对局,是十七岁那年击败小威廉姆斯捧得温网奖杯,也正是小威廉姆斯带给莎娃漫长的艰苦岁月,原文如下:
“I beat in the Winbeldon final to emerge on international stage at seventeen, and it’s Serena who given me the hardest time since, I’ve beaten all the palyers who have beaten Serena, but it’s been nearly impossible for me to b ...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 读后感过年回家短短几天,看了《置身事内》,受益匪浅,让我对于社会现象可以更进一步。以致于同学在叫一起去滑雪前,仍然不舍放下,如饥似渴之感,以至于去滑雪的路上一直想着又本书看多好。回家后一口气读完。
在回西安,从书柜拿了这本《人类简史》,技术理工,读一些非技术书,还是非常享受的。14个小时,除去睡觉大概看了1/2,后来工作,陆陆续续看了一些。
一晃3个月过去了,这次西北之行,特意带了这本《人类简史》旅途作伴。读完之后。不由的在想科技的进步真的让我们变得更好了吗?
作者的很多观点,我觉的很有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重要的是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而我们倾向于认为现在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不自知。作者以另一种角度来看待历史。智人并不是世界的救世主,我们并没有什么特别,我们对自己进行了美化,我们对世界作出了破坏。是“毁灭者”,包括对于其他人种,但是一切都是向前的。
认知革命作者一个有趣的观点,大规模的合作来源于想象,想象让人们团结起来,一种讲故事的能力。“八卦”让信息量大大组合扩。
如果我们从动物角度去看,是不存在正义与否,好坏与否,一只猴子打了另一个猴子, ...
张掖之行
在陆陆续续看完了《河西走廊》纪录片后,想起《中国国家地理甘州特刊》书中图片和文字带给我冲动和心驰神往的感觉,加上特别的情愫,让我心里总是有所挂念,觉得因该来一躺,去亲身感受这厚重文化和大自然的震撼,去这个梦里和想象中总会出现的地方。
张掖,历史上既称为张掖,亦称为甘州,南依祁连山,东屏焉脂山,与武威和金昌相邻,西与酒泉和嘉峪关相望,张掖得名是因为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甘州得名因为甘峻山下甘泉流淌,在城内形成天然水源,芦苇茂生,芦花飞舞,素有”甘州不干水池塘,甘州不干水连天”。民国诗人罗家伦禁不住甘州抒怀:“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而我这次的张掖之旅也确实看到芦苇,千年之后依旧看到“半城芦苇半城庙,三面杨柳一面湖”的独特景观,公园内锦鲤也格外喜人,而匈奴失去河西牧场后“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悲戚,大概只能在书中读到时才所感慨吧。
谈起甘肃,是绕不开西夏的,西夏统治河西,去甘州和宿州(酒泉)的字首,设甘肃军司。而作为甘州之旅的第一站大佛寺,正是曾经的西夏国寺庙,一下火车,乘坐1路 ...
《逆战》-李世石九段自传读后感
《逆战》李世石九段自传,写于古力十番棋(14年)和与AlphaGo人机大战(16年)之前,于12年出版的自传。现在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平静下的荡气回肠。
以下是书中九段的一些摘抄:
就像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一样,我认为围棋也是职业棋手创作的、有自己特色作品。文学家有各自的个性和不同的类型,艺术家也会把自己独特的感觉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职业棋手在对局中的每一手棋也都深深地打上了自己的个性和类型的烙印。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下出令我自己满意的,得到别人认可的名局。这也就意味着我的围棋还不够完美,有很多缺点。就像是在空空的棋盘上一手一手地下棋,才能够填满棋盘,完成对局一样,我将一填补我的围棋缺点中的空白,完善我的围棋风格,留下精彩名局就像是小说家在稿纸上用笔一字一字地写就精彩的文学作品一样,就像是画家在画板上一笔一划地绘制精彩芒术作品一样,我将在棋盘上下出一手一手的好棋,慢慢完成精妙的对局。我梦想能够有这样一个时刻.我的精彩对局能够成为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为后来人开辟条围棋之路,得到他们的点头称赞。
跨越时空,也能对当时人机大战之后采访李世石九段的心境多一份理解:“这胜利我不会 ...
《人生》读后感
《人生》读后感记得刚上大学有门选修课,老师讲,学校图书馆每年借阅排行榜上总是有两本书,一个是Python编程,另一个是《平凡的世界》,并自问自答了一个问题: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那个时代已远去,甚至与你们出生生活的时代没有一点交集,为什么还是会引起共鸣。自答的部分我忘了,问题还是记着。
为什么没有亲历那个时代,为什么会有共鸣?
《人生》相对于《平凡的世界》很薄,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主人公在总是走在人生的“岔路”上,阴差阳错,命运总是开着始料未及的玩笑,主人公挣扎抗争后,选择接受,但却以自己的方式有意识地继续生活下去。
命运无法阻拦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赏识和爱慕,跨越家庭出生,贫富,物质。但是最终又被这些相隔。
严峻的现实生活最能教育人,却得亲知亲历。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在作一个很长的梦,我们设想着我们未曾走过的道路,书中也许是我们未曾设想的道路。掩卷,是不是还会设想着书中未设想的道路。人总是走在未曾设想的“岔路”上,“岔路”才是常态。
2023 读于西安
《不得贪胜》-李昌镐九段自传读后感
《不得贪胜》读后感李昌镐九段笔下的文字,含情脉脉,却又如棋如人,静如深海。
棋盘上,“官子天下第一的李昌镐”,越到后来越能够发挥出力量;笔墨间,记忆碎片,连接组合成光滑的绸缎,越到最后,越能体会到那文字的力量,忍不住再往回翻看。不得感慨,李昌镐九段,驾驭文字不逊于棋子,书中棋里棋外“不得贪胜”的哲思,贯穿始终,耐人寻味。
赛场的李昌镐九段不苟言笑,棋风稳重厚实,因此媒体也乐于冠以各样各样的称号,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石佛。仿佛所有取得非凡成果之人都会被媒体舆论,要么塑造成一厢情愿的苦心孤诣,极尽渲染所付出非人的努力与孤独,亦或是天赋异禀,极力刻画其天赋,遥不可及。留给常人的只剩下赞叹与崇拜,而失去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机会。
李昌镐九段不认为自己是天才,虽有谦逊,但更多的是其开阔柔和的角度,而李昌镐九段围棋内外所思所行,也绝不是石佛二字可以所概括。
年少学棋,无需背负父母的执念,只是怀着热爱与期许上路,正如石佛笔下所言:“才能是一棵树,它既贪婪又挑剔,以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为生。在家人用浓厚温暖的爱围成的城堡中自由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思维会更加开阔,看待世界的角度也趋向柔和。相反,如果孩子的父母是一对 ...
Hello World
Welcome to Hexo! This is your very first post. Check documentation for more info. If you get any problems when using Hexo, you can find the answer in troubleshooting or you can ask me on GitHub.
Quick StartCreate a new post1$ hexo new "My New Post"
More info: Writing
Run server1$ hexo server
More info: Server
Generate static files1$ hexo generate
More info: Generating
Deploy to remote sites1$ hexo deploy
More info: Deployment